近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順利召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本文從建筑業角度對《報告》進行簡要解讀,看看今年的工程建設行業發展走勢如何?
01 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
《報告》相關內容
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加快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將行政許可事項全部納入清單管理。深化“證照分離”改革,大力推進涉企審批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實行中小微企業簡易注銷制度。
加強數字政府建設,建立健全政務數據共享協調機制,推動電子證照擴大應用領域和全國互通互認,實現更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掌上辦、一次辦。企業和群眾經常辦理的事項,今年要基本實現“跨省通辦”。
簡析
“放管服”改革和數字政府建設也是近兩年不斷在推進的要求。相信今年“放管服”改革會給眾多企業發展帶來更多的活力,數字政府建設也會為企業提供更多的便利。
02 擴大有效投資:“兩新一重”仍是重點
《報告》相關內容
今年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65萬億元,優先支持在建工程,合理擴大使用范圍。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6100億元。
繼續支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大工程,推進“兩新一重”建設,實施一批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工程項目,建設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發展現代物流體系。
政府投資更多向惠及面廣的民生項目傾斜,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3萬個,提升縣城公共服務水平。
簡析
從資金安排上看,今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相比去年增加了100億元,提升幅度不大。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并沒有再提到具體的鐵路、公路、水運投資計劃。《報告》中再次提到信息網絡等“新基建”的建設,足以看出對“新基建”的重視。與2020年《報告》相比,今年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數量增加1.4萬個。由上述內容可見,“兩新一重”建設,今年仍是投資重點。
03 繼續加大生態環境治理力度
《報告》相關內容
強化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和聯防聯控,加強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制,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達到70%。
整治入河入海排污口和城市黑臭水體,提高城鎮生活污水收集和園區工業廢水處置能力,嚴格土壤污染源頭防控,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
簡析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發展的優勢和本錢。相信在未來的一年里,環保行業總產值還會增加。
04 扎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
《報告》相關內容
擴大環境保護、節能節水等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范圍,促進新型節能環保技術、裝備和產品研發應用,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業。
簡析
這也是今年新提出的要求,對各個企業節能環保業務來說是個重大利好。
05 扎實推進農村改革和鄉村建設
《報告》相關內容
強化農村基本公共服務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
啟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
簡析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是近幾年來的一貫要求,今年也不例外。除此之外,今年新提出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也會在節能環保領域迎來新的機遇。
06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報告》相關內容
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堅持以企業為主體、遵循市場化原則,健全多元化投融資體系,有序推動重大項目合作,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簡析
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過,2020年未提,今年再次提出。在新的國際經濟貿易環境下,“共商共建共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將會為工程建筑企業“走出去”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
07 優化和穩定產業鏈供應鏈
《報告》相關內容
發展工業互聯網,搭建更多共性技術研發平臺,提升中小微企業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
加大5G網絡和千兆光網建設力度,豐富應用場景。
加強質量基礎設施建設,深入實施質量提升行動,促進產業鏈上下游標準有效銜接,弘揚工匠精神,以精工細作提升中國制造品質。
簡析
通過搭建共性技術研發平臺來培育產業集群,促進中小微企業的發展,對中小微企業來說是個利好消息。新提出對5G網絡和千兆光網的建設,后續應該會繼續出臺相關政策給予支持。
工程質量問題作為行業粗放型發展模式的“后遺癥”,在近年來尤為突出。今年重提工匠精神理念,對建筑業提高工程品質、促進行業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08 優化和落實減稅政策
《報告》相關內容
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年應納稅所得額不到100萬元的部分,在現行優惠政策基礎上,再減半征收所得稅。各地要把減稅政策及時落實到位,確保市場主體應享盡享。
Copyright ? 蕪湖恒馳鋼構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備案號:皖ICP備18016175號 技術支持:蕪湖錦峰運營 統計代碼放置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